-
  • 热门搜索: 历史论文 哲学论文
  • 当前位置:九游会ag-j9九游会网站 > 范文大全 > 五号文库

    恢复和重建云南艺术学院的前前后后-九游会ag

    栏目:五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雨后彩虹 时间:2024-06-09 16:22:48

    第一篇:恢复和重建云南艺术学院的前前后后

    恢复和重建云南艺术学院的前前后后

    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3年,云南省委决定,将1959年,刚建立起来的云南艺术学院合并到昆明师范学院,并成立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省委书记马继孔的讲话:“庙不撤,神不走。原地不动,作为师范学院的一部分,以培养师资为主,有尖就拔。”当时,从领导到教师都不理解,特别是我们这些从外地调来的专业教师就更想不通了。我们到云南来是因为云南是少数民族地区,要办艺术学院,我们是来搞专业艺术教育的。现在要我们去搞师范艺术教育,专业不对口。有许多人纷纷联系外地一些文艺团体和艺术教育单位,想调走。当时领导说:撤消艺术学院是暂时的权宜之计。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地处东南亚边陲,民族艺术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学院迟早要恢复,云南的干部只有进没有出,大家不要想跑,不可能。

    1963年,我们合并到师范学院,成立了艺术系,下设两个大专业:原来的戏剧系和舞蹈系,合并到省文化局下属,云南省戏曲学校。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到了师范学院后,最不适应的就是师范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规定,师院的培养目标是师资,不能太强调专业。但是,又要强调提高教学质量,如果专业教师太讲教学质量,往往又被认为培养方向不对头,不是在培养师资,这个矛盾在很长一个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

    记得有一次,为了美术系使用裸露模特儿问题,师范学院的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大动干戈,组织工作组前来调查,幸好使用模特儿教学是全国普遍使用的教学手段,这件事惊动了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就这件事,专门做了批示“为了艺术科学发展,不惜小有牺牲、、、、、、”,一场“阶级斗争**”才算平息。

    在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前夕,音乐专业讨论教学计划,当时,师院总军代表王副师长来到艺术系参加讨论,直言不讳地对我说:“老田,你不要老想着培养明星,拉手风琴只要扑哧、扑哧拉响了就行了。”弄得在场的专业老师啼笑皆非,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在师范学院,我们最大的苦恼就是领导不懂艺术教育规律,体制不适应艺术教育的发展。

    在合并到师范学院前,领导上曾经表示过:迟早艺术学院要恢复。因此,老师们都积极向上级反映,要求恢复艺术学院。文革当中,部分专业教师就曾集体上访,当时文化局的军代表赵敦民要求恢复艺术学院,但没有结果。

    1975年,当时,国务院文化部部长于会泳和副部长刘景堂来云南调查研究,这件事情我事先并不知道。一天,章培理(钢琴老师,上音毕业的同学)来到我家中,对我说:“老田,有一件事我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就替你登记了,于会泳要来云南,我们在云南工作的上音老同学想去看看他,反映一些意见,我就替你登记了。因为,你会说话。”我笑着说:可以嘛。有一天,于会泳在云南艺术剧院看演出时,中间休息,工作人员就把我们带到首长休息室,于会咏对我就说:“田智周,你是在昆明艺术师范学院工作吧?”我笑着说:“于部长,艺术师范学院全世界只有一个,那就是莫斯科的格林涅辛艺术师范学院。我是在昆明艺术师范学院、艺术系工作。”他笑着说:“对对对。”接着大家就七嘴八舌,明确要求恢复云南艺术学院。于会咏当时还回过头对刘景堂说:“下一步我们是应该研究一下艺术教育的问题了,”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没有几天,四人帮就垮台了,于会咏也就跟着下台了。

    这件事情在粉碎四人帮后,清查与四人帮窜党夺权有牵连的人和事的运动中,当时师范学院艺术系革委会个别别有用心的领导人,抓住此事大做文章,不让我参加昆明艺术师范学院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幸好当时师范学院革委会副主任杨宗贤,(后来任团省委书记),一再表示:文化厅清查四人帮的运动我参加了,我是工作组副组长,于会咏到云南仅有几天活动,从早到晚的情况,我们查得清清楚楚,和田智周没有任何关系。就这样,我才算是师院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后来,师院党委书记江泉问我“这件事你怎么不事先给我们说一声,”我笑着说:“这次运动,是清查与四人帮篡党夺权有牵连的人和事。我和于会咏是先后的同学,是师生关系,我又没有参加他的篡党夺权活动。

    粉碎四人帮以后,省里召开文代会,我是代表之一。当时,省委常委梁文英给大会做工作报告,报告稿事先发给了部分代表,并征求

    意见。我看了报告后,觉得报告中对艺术教育没有提,就去找梁部长反映。梁部长很客气,问我怎么个提法,我就说:“按照中央有关文件和报刊的一些精神如:文艺人才缺乏,青黄不接等,写上几句就行了。

    在正式报告中,梁部长采纳了我们的意见。有一次,歌舞团在艺术剧院演出时,当时的省委书记安平生在场。当时晚会上有黄虹的独唱,唱完后,安平生回头对李坚讲:“黄虹唱得是不错,但年纪大了,中气有点不足,要赶快培养新人。李坚就趁机说:“我们云南以前有个艺术学院,是和广西艺术学院同时成立,后来拆掉了。安平生就说:“广西没有拆啊”李坚说:“我们正在考虑恢复它。”安平生说:“对”。当时在场的还有常务副省长赵增益,云南省人民政府给国务院关于恢复云南艺术学院的报告,就是由赵增益亲自送到北京的。这个报告是由当时的文化部长黄镇,教育部长刘西荛联合签署的。以后,湖南省、贵州省也相继给中央写报告,要求成立艺术学院,但没有批准。

    中央批复的文件下达以后,云南省文化厅和教育厅反映不一致,文化厅很开心,可教育厅不太高兴。其中个别领导认为将师院艺术系合并到艺术学院是“杀鸡取卵”。

    筹建艺术学院,恢复领导小组组长是由文化厅厅长张桭军担任。首先面临要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校址,二是领导体制问题。当时麻园被云南洗衣机厂占领了,为了解决校址问题,梁文英同志亲自坐车,陪着我们几个教师到处转。当时民族学院还没有恢复招生,我们开玩

    笑地说:“把民院给我们吧。”梁文英说:“不行。”最后决定还是在麻园恢复艺术学院,当时的洗衣机厂不肯离开,并且在院里设置很多路障,最后是赵增益亲自来到学校,找工厂的领导谈话,限期搬出,问题才得到解决。

    其次是领导的体制问题:云南艺术学院成立后,归文化厅领导还是归教育厅领导,所谓领导,就是财权、人权等。钱由哪里出,干部由哪个任命等问题。艺术学院恢复领导小组,组长是文化厅长。艺术学院,第一任领导班子党委副书记是范诗(原文化厅政治处处长)副院长兼教务长是萧肃(原美协副主席),副院长李坚。中层干部大多数是文化系统的干部,从党的关系来说,文化厅属省委宣传部管,省委宣传部又属分管意识形态的省委书记李启明管,教育厅归省委科教部管,科教部又归省委常委中分管科学教育的省委副书记高治国管。大学教育经费由教育厅统一管理和分配。文化厅和其他一些厅局,只有权管理所属中等艺术学校,文化厅要求教育厅,把该给艺术学院的经费一笔拨给文化厅或艺术学院。这从体制上有点说不通,这个问题扯来扯去,扯了一年多,最后李启明拍板:“谁出钱谁管。”于是,第二任领导班子郑均(原云南工学院革委会副主任)任党委书记,范诗任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憨生任党委常委、副院长兼教务长,领导体制问题总算是扯清了。

    云南省给中央的报告,云南省有条件重建云南艺术学院的理由是: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云南省文艺学校音乐科两支专业齐全的师

    资队伍,多年办学的经验积累,艺术学院归教育厅领导后,文化厅对两校合并问题并不积极,最后终究没有得到解决。

    艺术学院只得又重新组建附中,解决生源问题,这是后话,那个时候的政策特别怪,中专毕业生不能直接报考大学,必须工作两年后方能报考。云南省文艺学校音乐科的学生,同样也要执行这个政策。这样就造成我们招生考试的质量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曾经专门找到教育厅分管高教的副厅长,他对我说:“西山文艺学校的学生都是一些跳舞的呀,拉胡胡的呀,我要那么多拉胡胡的干什么?”让你哭笑不得。很明显还是艺术教育办学理念的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比在师范学院时候好一点,但问题还是经常发生。

    1980年,云南艺术学院正式恢复。恢复高考后,在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招收的78级学生,(陈勇、康健中、刘晓耕、吴云祥、杨英等)就算云南艺术学院恢复重建后的第一届学生。整个音乐系的教学活动也是从1980年秋季,从昆明师范学院搬迁回麻园的。那个时候的教学条件相当艰苦,院子里搭建了一些木板结构的小棚棚,当作临时琴房。原“八一”小学的礼堂就作为艺术学院的礼堂,破旧不堪。礼堂的舞台当作了储藏教学用具的仓库。

    1981年,上海音乐学院的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硬骨头音乐家贺绿汀来云南考察。特别到我们学校来参观,他听我说,我们有一台斯坦威钢琴,一定要亲自看一看。我告诉他:因为琴房和教室没有盖好,钢琴还放在仓库里,没有拆封。他坚持要到仓库里看一

    看,我只好打着手电筒,陪着他老人家摸黑到仓库,让他亲眼看一看、摸一摸。说来也好笑,贺老在回上海的途中,经过广西、贵州,走到哪里讲到哪里,总要讲这么几句话:“云南不错啊!云南艺术学院也不错啊!那里有一台斯坦威钢琴,他们很重视艺术教育、、、、、、”。

    这以后,我经常接到许多外省要求来云南艺术学院工作的求职申请,包括上海音乐学院文革前毕业的老同学。

    从师范学院合并过来的音乐系的教师。有一部分是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确认的副教授、讲师等。其中,一部分是1980年评定的讲师职称。按照五年的履制年限,1982年至1983年,就应该晋升更高一级职称,师范学院就是这样执行的,合并到云南艺术学院后,1983年只确认了两名副教授(叶劲松、赵匡仁),其他一大批教师,包括1978年确认讲师职称的教师都被压了下来。直到1985年特批和1987年正式开评中才得到解决。

    看来,恢复重建艺术学院以后,原来在师范学院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在职称问题上受到了影响,至今,还遗留下不少问题。作为领导,是有责任的。当时教育厅分管高教的一位副厅长就曾经说过:“你们评那么多教授、副教授,我哪里有那么多房子分给他们。”1980年学院曾经专门派人到北京、上海等地的艺术院校考察职称问题,回来汇报说:“中央音乐学院叶佩英目前也只是讲师”言下之意,我们这里的中年教师也只能是讲师,而这些说法和做法,都是造成我们学院老教师职称未能得到妥善解决的主客观因素。

    从1978年,中央批准恢复重建艺术学院算起,至今已有三十个年头。这些年来,艺术学院发展了,艺术学院为什么要合并到昆明师范学院,为什么恢复又重新建立,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总结。前些年,听说又有想把艺术学院合并到云南师范大学的说法和意图。虽然没有办成,没有办成并不等于今后就不会再发生这类事情,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总结经验教训,不能再乱搞了。

    第二篇:灾民恢复重建工作经验材料

    20xx年我区因灾倒塌民房26.26万间,其数量之大为我区近几年来所罕见。为了确保灾民在20xx年元旦前能入住新居,我区从20xx年7月初开始,组织力量全力抓好水毁民房恢复重建工作。到20xx年12月31日,全区43409户因灾全倒户的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达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在20xx年元旦前让因灾全倒户都能住上新房的目标要求。同时,为提升水毁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水平,我们在20xx年建设的300个灾民新村中,选择100个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为下一步在全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积累经验。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全区100个灾民新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已于20xx年春节前基本完成。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适应新形势,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恢复重建工作近几年来,我区恢复重建工作在民政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集中连片倒房比较多的地方累计建起了400多个灾民新村。在恢复重建的工作实践中,我厅提出了“对连片倒塌房屋多的村(屯),适宜集中建房的要按照小康村标准尽量集中规划建设灾民新村”的工作思路,注意引导农民科学选址,按照小康村、生态文明村的模式做好统一规划,高起点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通过建设灾民新村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但由于投入原因,过去的灾民新村仅仅以灾民住宅建设为主,在道路、供水、能源、文体、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多只是做规划,没有得到具体实施。20xx年,我们在规划建设300个灾民新村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使灾民新村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后,我们敏锐地意识到20xx年我区各级民政部门正在组织建设的300个灾民新村,由于投入大,基础好,规划起点高,新村功能划分得当,如果强化引导,完善功能,必将为民政部门在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创造出一条条路子。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选择100个灾民新村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很快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批准,并要求我厅做好牵头组织实施工作。但是,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为了稳步推进,我们首先在象州县选择4个灾民新村进行试点,按照生态文明村的模式,参照发达省(市)农村建设的做法,总结出了具有广西特色的在灾民新村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在其余96个灾民新村中全面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灾民新村水、电、路、能源、电话、宽带全通,人畜分离,村容整洁,文化、广电、体育、卫生、农业科技设施功能齐全,灾民新村在硬件设施上已初具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同时,也破解了农村“有新房没有新村,有新村没有新貌”的老难题。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不断赋予灾民新村,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改变陋习,相信科学,促进灾民新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整合了社会资源,为灾民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通过在灾民新村中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全区有23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到灾民新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按照职能分工指导帮助灾民新村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从而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合力,增加了投入,使灾民新村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灾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地的好处。

    二、制定方案,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标准为扎实推进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及时下发了由我厅制定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2个方面的标准。比如村庄道路要硬化并安装路灯;自来水要100入户并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电、太阳能、燃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利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宽带进村,电话入户;村有文化室、篮球场、综合宣传栏;村内设置垃圾收集点,生活区、养殖区分建,畜禽分养;住宅成套,人畜分离;村庄主干道两旁以及住宅、农户庭院绿化覆盖率45以上;村内整洁,无乱堆垃圾和乱摆乱放现象等。此外,对产业发展和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有了这些具体的标准,各级干部对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有了目标,农民对如何建设自己的家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有力地促进了灾民新村结合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

    第三篇:恢复重建宣传报道线索

    恢复重建综合宣传材料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恢复重建工作中,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恢复重建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灾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对口支援、社会援助的重要作用,把恢复重建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结合起来,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起来,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又好又快地完成恢复重建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总体进展

    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灾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据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统计,截至8月底,三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工29600多个、完工项目16700多个,完成投资5050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0.5%。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总体上基本实现了时间未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其中,四川省累计开工恢复重建项目25870个,占重建任务79%,完工项目15076个,占重建任务46.1%,累计完成投资4641.6亿元,占规划投资52.4%;甘肃省累计开工项目2644个,占重建任务39.3%,完工853个,占重建任务12.7%,累计完成投资271.1亿元,占规划投资37%;陕西省累计开工项目1441个,占重建任务36%,完工802个,占重建任务的20%,累计完成投资137.2亿元,占规划投资49%。

    十个专项规划进展情况如下:

    ——城乡住房。完成投资2024.1亿元,占规划投资73.4%。农房维修加固已全部完成,农房重建开工168万户、竣工159.1万户,分别占总任务量99.7%和94.4%。城镇住房重建,完成维修加固110.5万套,占规划任务74.6%;重建开工23.5万套、完工7.3万套,分别占规划任务65.1%和20.2%。

    —— 城镇体系建设。包括市政设施、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已开工项目682个、完工290个,完成投资292.6亿元,占规划投资30.1%。

    —— 农村建设。农业生产设施(修复农田、种植、畜牧业、农机设施)、农村基础设施(供水、沼气、清洁工程)、农业产业(农作物、畜禽、水产基地)等项目已开工696个、完工510个,完成投资387.4亿元,占规划投资40%。

    ——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项目,已开工14564个、完工1576个,完成投资504.3亿元,占规划投资42%。开工建设各类学校3585所、竣工972所,分别占规划任务88.5%和24%。开工建设各类医院1954个、竣工414个,分别占规划任务68.3%和14.5%。

    —— 基础设施。累计开工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3316个,完成投资834.6亿元,占规划投资50%。

    —— 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累计开工工业企业、旅游、文化产业恢复重建项目4169个,占总任务量97%,累计完成投资766.8亿元,占规划投资54.4%。

    —— 市场服务体系。已开工商贸服务、粮食流通和金融服务设施等项目5548个,完成投资141.8亿元,占规划投资49.8%。

    —— 防灾减灾。累计开工灾害隐患治理、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综合减灾避难场所等项目452个,完成投资29亿元,占规划投资9.7%。

    —— 生态修复。累计开工修复受损林地植被、林区水电路讯及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项目194个,完成投资33.7亿元,占规划投资16.7%。

    —— 土地利用。累计开工项目42个,完成投资17.63亿元,占规划投资20.3%。

    截至8月底,3000亿元中央重建基金已拨付1707.13亿元,其中,地方包干资金1459.34亿元,中央部门预算安排247.79亿元。下拨地方的包干资金中,安排四川省1240.16亿元、甘肃省148.28亿元、陕西省68.9亿元,给予云南省、重庆市农房重建补助各1亿元。

    二、恢复重建主要任务进展

    “家家有房住”是灾区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郑重承诺。灾区各级政府始终把城乡住房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臵,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克服农村住房建设点多、面广、量大、地形复杂、条件艰苦等困难,切实做好受损农房鉴定和重建的选址、设计、技术指导等工作,因地制宜地采用就地分散或相对集中的安臵方式,通过政府补助、银行贷款、农户自筹、社会帮扶等形式,有效推进农村住房重建。到目前为止,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维修加固农村住房已完工99.5%;三省农村住房重建开工166.23万户、竣工127.92万户,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94.26%和72.54%。城镇住房重建工作开始启动,已完成加固73.74万套、重建3.1万套,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48.9%和8.6%。

    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恢复重建的紧迫任务。在恢复建设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布局结构,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规范,优先安排重建资金,确保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目前已开工建设各类学校2770所、医疗卫生机构项目1522个,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75%、60.6%;已完工学校287所、医疗卫生机构项目325个,分别占恢复重建任务的7.8%、12.9%,已有近70%的灾区学生进入永久性校舍上课。同时,已开工建设4325个文化体育等设施,占恢复重建任务的74%。

    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灾后恢复重建的顺利推进,也关系到灾区的长远发展。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坚持把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优先安排与民生直接相关和保障恢复重建的重点项目,并积极推进对灾区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支撑性的新建项目。目前,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1140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60%。高速公路已经恢复到灾前水平,干线公路101个项目已有94个开工建设,农村公路完成6000多公里,占需恢复重建里程的15%。宝成线、成昆线等严重受损的铁路设施完成修复加固,成都至都江堰城际铁路、成绵乐客运专线开工建设。通信恢复重建项目全部开工。水库、堤防除险,乡村供水、灌区水利工程设施等项目已开工71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41.5%;电源、电网、煤炭、油气等项目已开工797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60.9%。

    产业重建是发展灾区经济、扩大灾区就业、维护灾区稳定的关键。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政策和就业需要,合理引导受灾企业原地恢复重建或进入工业园区新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目前,98%的工业企业已经恢复生产,工业、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开工3574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85.9%。旅游业恢复重建取得明显成效,四川省除极重灾区的个别地方外已具备安全接待游客的条件,九寨沟、黄龙、都江堰等重点旅游景区陆续向游人开放。四川省2024年1—3月旅游总收入337.9亿元,同比增长12%。商贸服务、粮食流通和金融服务等设施开工项目40%左右。城镇体系建设、农村建设、防灾减灾、生态修复、土地整理复垦等规划项目也全面启动。

    一年来,灾后恢复重建取得这样大的成绩,充分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三、对口支援

    (一)党中央、国务院积极部署对口支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优势,也是我们党和人民共克时艰的力量所在。我们夺取九八抗洪、抗击非典、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这次抗震抢险的重大胜利,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全国人民和衷共济、万众一心办大事、解难事。这次恢复重建,仍然要坚持这一经验。灾区群众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帮助灾区群众及早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生产,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和义不容辞的职责。灾后不久,全国各地纷纷向中央表示,愿意承担最繁重最困难的任务,全力支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充分体现了急中央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的大局意识。因此,中央决定,按照“一省帮一重点县”的原则,建立对口支援机制。

    2024年6月13日,胡锦涛在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这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建立对口支援机制。此前,6月1日下午,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克强召开会议,研究灾后重建对口支援有关问题。会议指出,灾后恢复重建既需要中央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也需要各有关地区多方位开展对口支援,并在财政上安排一定的资金予以保障,做到一省帮一重灾县,几省帮一重灾市(州)。2024年6月11日,国务院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确定由20个省市对口支援受灾严重的四川、甘肃、陕西的24个县(市、区)。

    (二)对口支援的执行情况

    1、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对口支援建省市和受援县(市)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加强资金、物资和施工力量保障,全面推进对口支援项目建设。同时,严格项目建设管理,把质量安全始终放在突出位臵,加强施工监管,实行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全面提高了工程的综合质量,建成了一批优质工程、放心工程、精品工程。通过各对口支援省市的不懈努力,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截至今年9月底,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3100个、援建金额640亿元,其中2558个援建项目已开工建设,援建资金到位366.9亿元,1075个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绝大部分省市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如江苏省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三批共238个,总投资73.8亿元,到9月初累计竣工交付项目106个,累计完成投资49亿元。广东省已确定对口支援项目702个,总投资82亿元,已竣工项目198个,累计完成投资40.28亿元。山东省已完工项目153个,投入各类资金41.44亿元。浙江省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项目超过100个,累计完成投资27.1亿元。黑龙江省年初制定《龙江援建决战年实施方案》,年内援建项目开工100%,年底前完成实物工作量80%以上,力争完成90%,截止9月中旬,已开工133个,占已规划项目的91.1%。

    2、民生项目大批建成

    各对口支援省市在援建项目的安排上坚持民生项目优先、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优先、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在时序上体现向恢复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功能、自我发展基础能力等方面倾斜。目前建成的项目,绝大部分是城乡住房、学校、医院、幼儿园、敬老院、交通等与灾区群众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如北京市先后确定了10个城乡住房建设项目,为受灾无房农民提供住房建设补助资金14.83亿元。广东省始终把学校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快推进,投入7.2亿元援建汶川县的16所学校、幼儿园及教师周转用房已全部建成交付使用。江西省援建的美汗农村公路是全国各援建省中海拔最高的,它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小金县三个乡近万名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也为三乡藏族同胞抵御自然灾害、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加了一条生命线、致富路。天津市整合当地医疗资源,将计划原址重建的略阳天津中医院,改迁菜籽坝新区重建,建成陕南最好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重庆市援建项目贴近民生,安排敬老院、幼儿园、农村便民设施等直接关系民生的项目。

    3、智力援建着眼长远

    各对口支援省市自从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以来,均采用不同形式对受援县(市)进行智力支持,普遍坚持“输血与造血帮扶结合、硬件和软件援建并重”的原则,切实解决灾区群众急需急盼的实际问题,提升智力支援的层次和水平。如山东省以“两训、双挂、三支”方式,累计培训北川县党政干部300多名;安排10名北川县党政干部到山东省有关市县乡挂职锻炼,并从省内有关部门选派25名党政干部、5名专业技术干部到北川县相关部门挂职工作;支医、支教、支农450多人次。安徽省继续选派松潘紧缺的医疗卫生、教育、旅游管理、地质灾害治理、水利、交通、环境保护、发展规划、建筑设计、畜牧业等专业人才,赴松潘开展人才智力援助工作。湖北省智力技术援助实现“三个全覆盖”(所有中小学师资力量培训全覆盖、所有乡镇中心卫生院业务指导全覆盖、所有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全覆盖)。通过现场培训、进修学习和操作指导等方式,对汉源县农业、卫生、教育人员进行培训,培养技术人才,发挥其技术带头作用,努力提高汉源教育教学和医疗服务水平。

    4、就业援助成绩显著

    根据灾区实际情况,各对口支援省市想方设法开展就业培训和到灾区举行现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转移灾区剩余劳动力,既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也为过渡安臵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如河北省帮助平武县1010名剩余劳动力在河北省实现就业,支持和帮助5266名灾区劳动者实现本地就业。福建省在彭州市成立了福建省对口支援彭州市就业援助中心,举办了十多场大型招聘会,组织数百家上规模企业,提供6万余个待遇较好的岗位,涉及建筑、服装、纺织、食品、电子、酒店服务等10多个工种,已有5000多人签订了就业协议。天津市劳动部门在灾区数次举办大型招聘活动,吸纳灾区劳动力3000余人。

    5、产业援建取得实效

    产业援建,主要着眼于企业恢复生产、促进农民增收。鼓励省外企业参与和支持灾区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特色农牧产品种养植(殖)和加工、矿产品加工、旅游市场开拓和旅游产品开发,以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企业签约项目落实,促进灾区产业恢复发展。如山东省通过建设北川—山东产业园区,吸引投资,培植经济增长点,目前园区已签约项目20项,总投资13.1亿元,其中山东企业17家,总投资11.5亿元。江苏省加快绵竹江苏工业园、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和汉旺无锡工业园建设,推动当地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及旅游业发展。目前,园区优质果树长势良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发酵床养猪、养鸡成功实施。上海市大力促进都江堰市产业发展,两地有56家企业签订100个经济合作项目协议,投资额近70亿元;建立了都江堰特色农产品上海市场绿色通道,已签订购销合同2.5亿元。辽宁省加快辽安工业区建设,推动华晨汽车到安县投资建设的汽车产业园,已于今年5月14日奠基,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27亿元,创利税8亿元。

    (三)尽心、尽力、尽责,对口支援工作不辱使命 一是尽心。尽心首先体现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恢复重建,规划先行。对口支援省市及时派出规划和相关方面的专家深入受援县(市)调查研究,察看震情、灾情,为编制规划掌握第一手材料。结合受援县(市)的实际情况,编制出了特色各异、注重实效和富于创新的规划,不仅使受援县(市)的灾后恢复重建有了规划导向,而且还使受援县(市)的灾后恢复重建的质量和功能得到了提升。安徽省分管省领导先后17次到松潘县检查指导对口支援工作,强调要编制好灾后重建规划,前线指挥部结合松潘藏区旅游实际,创造性地编制了《松潘县城与川主寺一体化规划》,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建设发展方向。吉林省先后派出4批灾后恢复重建考察组到黑水县实地考察,与黑水县政府多次商讨对接,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受灾现场征求农民的想法,在考虑当地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及特点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突出重点、区分缓急的原则,形成了《吉林省对口支援黑水县恢复重建首批援建项目规划》。

    尽心不仅体现在规划编制上,而且也体现在援建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在推进卫生援助工程中,针对因地震失去孩子家庭再生育的愿望,江苏省人民医院发挥生殖技术全国领先的优势,实施绵竹大龄妇女再生育技术服务工程,目前已有500多位大龄妇女受孕。孩子是生命的传承和希望,新的生命代表着新的希望,让失去孩子的家庭重新点燃希望,充分体现了对口援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和对受灾群众细致入微的关怀。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融资历来就比较困难,受灾后财产、资产损失严重,偿还能力降低,从银行贷款更加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河北省设立了1亿元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43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12930万元,帮助这些企业恢复了生产;山西省设立了9000万元的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受到了灾区群众和地方政府的欢迎。审计署在写给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中,对河北、山西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山东、湖南等省在援建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色,注重藏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上事例都充分说明了援建工作的尽心之处。

    二是尽力。前一段时间,对口支援省市都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比较大的冲击,进出口、工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实施了一揽子扩大内需计划,各地财政资金配套压力也很大,正是要用钱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对口支援省市纷纷表示支援灾区的决心不变、力度不变、目标不变,压缩本地行政开支、保证援建资金及时到位,可以说为灾后重建尽了全力。

    各对口支援省市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有效增强了灾区重建力量。河南省按照“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推动、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引导推动河南煤炭、食品、机械制造等优势企业与江油开展产业对接,投资3亿元的江油〃河南工业园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在江油遭遇“9.24”特大暴雨袭击后,又向江油捐赠资金300万元、棉衣棉被各1万套、面粉300万斤,向中小学生捐赠图书100万册。黑龙江省积极实施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从22所大学选派了51名志愿者,到剑阁县32个单位从事志愿服务工作。深圳市企业对陇南务工人员十分关心,免费进行技能培训、提供食宿,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对来自灾区的员工承诺不裁员,若企业倒闭由劳动部门另行安排岗位,给予了特殊关爱。援建过程中,各对口支援省市不仅为灾区带来了资金、人才、项目,也为灾区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观念,不遗余力支持灾区恢复与发展。

    对口支援不仅在硬件建设上给予了灾区倾力支持,在人才培养等软件上也给予了无私援助。各对口支援省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以干代训”等办法,为灾区输送培养了包括医疗卫生、项目管理、施工监理及城乡规划等方面大量急需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给予受援县(市)有力支持。重庆市积极开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智力帮扶,提出了“造血代输血”、“以带教替顶岗”的工作新思路,为崇州市培养和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卫生队伍。

    三是尽责。各对口支援省市建章立制,严格加强援建资金监管和项目质量管理,确保把每一分钱都实实在在用于灾区恢复重建,确保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放心工程。湖南省不断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积极主动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资金计划、分配、管理、拨付和决算的全程进行监督和审计。山西省会同茂县制定了《茂县灾后重建对口援建资金管理办法》,山西省纪检机关和茂县纪检机关还共同拟定了《对口支援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管理工作规则》,双方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履行监督管理职能。

    参与灾后援建的同志深知,对口支援灾区是党和人民的重托,是20个对口支援省市和每个援建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完成这项使命,各省市的援建人员付出了很多很多。山东省援建干部崔学选同志以奋勇拼搏的精神忘我奉献、用科学求实的作风迎难而上、用一心为民的情怀挥洒大爱,充分体现了广大援建人员的责任意识。更多的援建人员继续在对口支援的前线默默奉献。深圳有一对年青夫妻先后参加了援建工作,孩子在家没人带,为了能够安心支援灾后恢复重建,他们干脆把孩子转到灾区上学。大家可以想像,灾区的生活学习条件怎么能和深圳相比。但为了灾区的需要,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再苦再难再累我们的援建人员都能够默默承受。对口支援工作的成绩和援建人员付出的心血与汗水,灾区人民心里最清楚。陕西省委、省政府用12个字赞扬天津对口支援工作:“动了情、着了急、费了神、见了效”,这不仅是对天津的褒扬,也代表了灾区人民的心声。在灾区,援建人员是最可爱的人。温家宝总理国庆前在四川灾区考察工作时讲话,特别提到要对对口支援省市表示感谢。总理的感谢,是对对口支援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对口支援工作的殷切期望。

    第四篇:云南艺术学院学士学术论文

    云南艺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推进思茅地区哈尼族民间歌舞与中小

    学艺术教育的衔接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毕业生所在院系:

    专业: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授予日期:

    论文指导教师评分: 论文评定小组评分:

    综合得分: 浅谈推进思茅地区哈尼族民间歌舞与中小

    学艺术教育的衔接

    摘要

    哈尼族民间歌舞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

    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哈尼族民间舞蹈是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哈尼人民最激动的感情,舞蹈活动几乎渗透到劳动、狩猎和祭奠性等一切领域。在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今天,哈尼族民间歌舞的发展,传承,和创新,即是传统艺术的内涵发展,又迎合了时尚,避免了审美疲劳,是文化艺术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从全面精神文明建设的层面来说,推进思茅地区哈尼族民间歌舞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衔接,对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哈尼族民间歌舞

    中小学艺术教育

    衔接与发展

    传承

    历史悠久的哈尼族民间歌舞,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结构。思茅哈尼族民间歌舞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创作了许多独具风格的民族歌舞,如哈尼“哈巴”、“阿茨”和“阿迷”等即节日歌、祝贺歌、祭祀歌、哭婚歌、叙事歌、习俗歌、情歌、儿歌、生产调等哈尼歌曲,以及哈尼族棍舞、刀舞等祭祀性舞蹈,栽秧舞、捉泥鳅舞、竹筒舞等劳动性舞蹈和乐作舞、扇子舞、三弦舞、锣鼓舞等生活娱乐性舞蹈。这些歌舞都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推进思茅地区哈尼族民间歌舞的起源及其特点 哈尼族歌舞起源于生产劳动,反映了哈尼人的生产生活特色。哈尼歌舞艺术折射出的独特文史内涵和底蕴表现为:对婚姻的忧虑,对逝者的哀思,对儿童的关爱,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缅怀先人,歌颂劳动,这些充分表现出哈尼族的团结和睦、友爱相亲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哈尼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他们跨境而居,据2024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境内哈尼族人口共140多万人,位居全国56个民族的前16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元江和澜沧江之间,亦即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广阔山区。哀牢山区元江、墨江、红河、绿春。哈尼族的族源与彝族同源于南迁的古羌人。根据史籍记载,这支古羌人,是于公元前3世纪活动于大渡河南的“和夷”部落。从公元4世纪到8世纪初唐时期又有部分向西迁移到元江以西达澜沧江地区。在唐代文献里,哈尼族的先民被称为“和蛮”。公元7世纪中叶,“和蛮”的大首领向唐朝进贡,唐朝在给云南各首领的敕书中就列入了“和蛮”首领的名字,并承认他们都是唐朝的臣属。“南诏”、“大理”政权建立后,其东部“三十七蛮部”中的“官桂思陀部”、“溪处甸部”、“铁容甸部”等与今哈尼族在红河外侧的聚居区大体相同。在这一地区,元朝设立和泥路,明初改为和泥府。

    思茅地区的哈尼族能歌善舞,按不同曲调来分类,民歌有四类,即:哈巴、阿哧、仪式歌、然古宅。“哈巴”,是歌唱传统古规、道理的,一般称“酒歌”。凡节庆佳节,婚丧嫁娶及祭祀活动,新居落成等场合,多在酒席上边饮边唱以自娱。酒歌有<唱天地>、<唱人生>等。哭调有<离娘调>、<哭诉调>、<出嫁离别>、<媳妇调>等。“阿哧”,属山歌,歌唱劳动与爱情,也称“阿其”。主要在山间田野中或劳动休息时唱,一般多用男女对唱形式、亦有双方几个人同时齐唱或单人独唱。“啊哧”的曲调,一般说来高亢宏亮,奔放悠然,委婉动听,清新明快。根据表达的情感和句型结构,又可分为四种,即:(1)“哧麻”。在山上或串寨途中唱,曲调高亢明朗,富有抒情色彩。(2)“罗北”。男女对唱时一般多用此调,曲调较自由,情绪欢快。(3)“哧然”。男女青年坐在一起时喜唱此调,用假嗓唱,声音尖而细,抒情味极浓。(4)“夺虾”。恋人约会时或一个人走在山路时吟唱,曲调较简洁,低沉而缠绵,较有感染力。山歌有<甩山调>、<吼山调>、<跑山调>等,情歌有<小月亮>、<小男妇女>等。

    仪式歌:主要有“眯煞威”、“苏眯威”、“约拉祜”。“咪煞威”是丧歌、挽歌,老年人死后,小辈和同辈亲属对死者哭唱,同时可借哭死者来哭悼自己已去世多年的亲人。“苏咪威”是哭嫁歌,新娘出嫁时,百感交集,在亲人、伙伴前边哭边唱,表达心中之情。“约拉祜”是喊魂歌,过去哈尼族很重视生产的兴旺和人口的繁衍,故在不同场合的仪式上有喊谷魂之歌、喊人魂之歌。祭调有<撵鬼调>、<叫魂调>、<祭山神>、<祭灶君>等。

    “然古宅”,即儿歌。一种是母亲为幼儿唱的摇篮曲,一种是儿童自唱的游玩歌,句子短小,多重复句。有(催眼歌)、<拣竹叶>、<捉泥鳅>、<摘果果>等。

    哈尼族民歌音乐无固定格式,句子、音节、句式较自由,篇幅长短全以表达感情需要而定,但讲究句子的排比与对仗按习惯说法,就是要求成双成对地唱出来。用韵上一般是押脚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又常转韵。

    活动喜庆时跳的舞蹈。“打莫撮”是祭祀活动时跳的舞蹈。此外还有跳龙纵、三跺脚、芦笙舞、弹弦舞等。哈尼族民间器乐,思茅地区的主要有吹管乐、弓弦乐、打击乐三类,多作歌、舞、演唱伴奏用。(1)吹管乐。有唢呐、笛子、葫芦笙、金竹哔芦、稻秆哔芦、响篾、哨笛、口笛、叶子、曲里(直箫)、牛角号、巴乌等,多作抒情曲伴奏。曲目有吹叶调、响篾调、祈神调、迎客调等。(2)弓弦乐。有小三弦、大三弦、二胡、牛脚弦、牛角胡琴、竹琴、竹片琴、牛角弯头琴等,多用于歌舞场,曲目有庆丰收、唱古根等。(3)打击乐。有大鼓、象脚鼓、竹筒、芒、锣、镲等。多作起舞伴奏以增强气氛,曲目有锣鼓调等。

    哈尼族民间舞蹈。墨江、江城流行“嘎尼尼”、“扭鼓舞”、“扭芒”。墨江、普洱流行“打莫撮”。江城、墨江、普洱流行“阿迷车”。澜沧流行“摆手舞”。澜沧、孟连流行“竹筒舞”。孟连流行“串花舞”。数十种儿童舞在江城、墨江、澜沧、孟连、普洱流行。“嘎尼尼”是腊米支系节日庆典时跳的舞蹈。“阿迷车”是哈尼族男女社交

    二、推进思茅地区哈尼族民间歌舞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首先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培养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继承者和接班人,我觉得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制定中小学开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将唱民族歌、跳民族舞排入课程,每周一课时。特别邀请文化站站长、哈尼族著名民间艺人、聘舞蹈教师到校教授哈尼歌舞。活动时间为一年,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主要教唱优秀的哈尼族传统民歌;第二阶段,主要编排大型哈尼族校园舞《扇鼓舞》及其他的哈尼歌舞;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主要由学校编写乡土教材,对第一、第二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和总结。

    中小学师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创编出一套富有哈尼舞特色的校园课间操,让校园充满浓郁的民族气息。师生喜唱哈尼歌乐跳哈尼舞,把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与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增效”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全体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其次为了思茅哈尼族民间歌舞得到传承,我们可以向自治区教科所教研室申请,将“本土民族民歌、舞蹈引入中小学音乐课”作为课题进行开发研究,并于今年在自治区教研室立项。

    本次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主要由课题负责人等老师到民间搜集哈尼族民歌及舞蹈素材,通过走访民间艺人,向有关专家请教学习,搜集到哈尼族儿歌、民歌、哈尼族舞蹈乐曲。经过归类、筛选、整理,按种类和难易程度分为小学低段、小学高段、初中段3本教材,把随意性较大的哈尼族民间歌舞纳入可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成为该校本教材的雏形。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开展哈尼族歌舞音乐教学。县小负责音乐的制作,其余由兄弟学校共同承担完成。在音乐教案设计中,要求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了解哈尼族传统文化和西迁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

    思茅中小学进行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课的展示,让大家见证哈尼族民间歌舞分段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是可行的,师生评价良好。

    第三阶段是验证总结阶段。课题负责人可以在月底结题写出研究报告,邀请自治区教科所教研室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最后中小学艺术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它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显现出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新的哈尼族民间歌舞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音乐美的艺术氛围中感悟人生,这无疑是教学改革中的一大进步。然而,哈尼族民间歌舞教学依然存在着:“老”、“窄”、“缺”的缺憾以及“同一性”的弊端,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音乐舞蹈爱好者,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音乐文化的同时,怎样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加喜欢上民间歌舞课,将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首要、最严峻的任务。如在学唱哈尼歌曲时,可以编排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民族的舞蹈动作,再利用已有的服装资源,让学生穿上,学生在边跳边唱中更直接地体会、了解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课堂内涵得到提升,活跃的课堂气氛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一名音乐、舞蹈爱好者者,本人在上好舞蹈第二课堂的同时,大胆舞

    蹈带进中小学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舞蹈作为以人的肢体活动为媒 的动觉艺术,相比于听觉的音乐和作用于视觉的美术来说,具有二者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美育功能。

    三、推进思茅地区哈尼族民间歌舞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艺术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舞蹈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创新教学。把思茅哈尼族民间歌舞带入中小学课堂,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表演能力,了解更多知识,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审美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加喜欢上音乐课。把思茅哈尼族民间舞蹈带进音乐课堂,可以传承民族文化,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思茅哈尼族民间歌舞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民间艺术,是研究历史,透视、破译文化现象的“活化石”。是用人类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精神表现生活,体现民族历史和文化特征,通过人体的形态和神态传情达意,抒发感情;是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的延伸;是各族人民的精神食粮。新教材所采用的民族、民间音乐,只能让学生从听觉上去感受,却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各个民族的民族特点、民族习惯及风土人情,学生听起来“乏味”,老师讲解“费力”,故我巧妙地将舞蹈穿插于音乐中去,比如在欣赏西部歌曲《黄土高坡》时,我编排一些简单的腰鼓动作,并背上腰鼓让学生边唱边舞边打,将西部歌曲的豪放用鼓表达出来,学生很快掌握这首歌的节奏内容特点,增加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中国是一个民间歌舞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征的民族民间歌舞,由于自然条件,文化生活,民俗风情的不同,歌舞艺术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通过音乐与舞蹈,学生了解到哈尼族民间音乐歌舞与人文地理的关系,并在舞蹈活动中感受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如在学唱哈尼歌曲时,可以编排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民族的舞蹈动作,再利用已有的服装资源,让学生穿上,学生在边跳边唱中更直接地体会、了解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课堂内涵得到提升,活跃的课堂气氛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思茅地区哈尼族民间歌舞蕴藏着我国经典的音乐,古老的建筑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的音乐欣赏,要求学生在用耳听赏之后,分析旋律的特点。歌舞教学,让学生在静中有动,动中有情的边歌边舞中升华情感,并真正体验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音乐的精髓。把哈尼族歌舞带入音乐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力,了解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身体形态的美感。诚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到位的掌握每一个舞蹈动作,但是老师应多给予引导、鼓励、表扬。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曾一再强调他的教学法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小提琴,培养能力之芽,同时打好品德修养的基础,他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心灵美的人。我们也不是要培养舞蹈家,也不是要学生表演得如同专业演员似的。只要他们敢于表演,大胆尝试,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就是成功的。

    哈尼族民族民间歌舞文化能够让中小学生对枯燥呆板的环境中营造一个轻松、高雅、自由的空间,让青春期的孩子们有一个正当的抒发、宣泄情感的场所和方式,新教育体制改革下的音乐舞蹈教学,要求我们建立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所有的学生,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哈尼族民间歌舞美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当学生都在期盼着每周一节的音乐课时,我们的素质教育无疑是成功的。让我们把哈尼族民间歌舞引入音乐课堂吧!

    让哈尼族歌舞走进音乐课堂,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也让学生的身心、个性得到发展。当然,在让学生表演时,老师应控制好课堂纪律,注意安全。

    综上所述,大胆进行创新教学,让哈尼族民间歌舞走进音乐课堂,既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培养学生的参与、表演能力时,我们因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顺应他们的表演。

    结语:

    推进思茅地区哈尼族民间歌舞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衔接,对于提高思茅地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国民素质,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云南民族史》,作者:尤中等

    (2)《红河哈尼族文化调查》,作者:白克仰、李期博等

    (3)《云南省思茅地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民间舞蹈普查(试记稿)(韫秀斋音乐)》

    第五篇:2024年云南艺术学院招生简章

    j9九游会网站官网:www.feisuxs

    云南艺术学院 2024年招生简章(适用于省外考生)

    一、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标准,同时要求心理健康,五官端正,符合专业体检要求;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经大军区政治部批准的现役军人。

    j9九游会网站官网:www.feisuxs

    (二)下列人员不能报考

    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的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当年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者;因触犯刑律而被有关部门采取了强制措施者或正在服刑者;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不满一年者(从被处分之日起,到报名开始之日止)。

    (三)招生地域

    今年,我校艺术类本科专业省外面向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广西、福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吉林、辽宁甘肃、内蒙古等 16 个省(区)招生。各省(区)均设有专业考点,考生只能在生源所在地考点参加专业考试,在生源地以外考点参加专业考试的考生考试成绩我校不予承认,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文理科要求

    我校除招收高考报考科类为艺术类(文理兼招)的考生外,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招收普通文科类和理科类考生,专业免试,文化最低控制分数线执行二本线(分文理),参加普通文理科类二本批次录取,按艺术类专业培养,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五)部分专业身体条件要求

    1.声乐演唱类专业考生应发声器官无疾病,身高要求男生 165cm以上、女生 155cm 以上。所有音乐类考生参加主科面试时一律素装上场,不化妆、不穿高跟鞋、不穿演出服。

    2.舞蹈表演专业考生身高要求男生 170cm以上、女生 160cm 以上。3.戏剧表演及播音主持类专业考生应五官端正、身材匀称、口齿清楚,无色盲、

    j9九游会网站官网:www.feisuxs

    色弱,裸视 1.0 以上,发声器官无疾病,有较强的普通话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

    4.美术及艺术设计类各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和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考生应无色盲。

    二、专业报名

    艺术类专业报名分为在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招办的普通高考报名和专业考试报名两次进行。

    (一)普通高考报名

    1.按各省(区)招生考试院的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招办设置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符合报考条者,领取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取得 14 位考生号。

    2.凡未到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招办进行资格报名的考生,均不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责任由考生自负。

    (二)专业考试报名

    考生按生源所在地要求参加专业考试报名,领取《专业准考证》,具体报名方式及时间以各省(区)招办或考点规定为准。

    三、专业考试

    (一)我校将陆续通过校园网

    公布各省(区)专业考试时间及地点,各专业科目具体考试安排于试前一日详见考点考试安排。

    (二)如各省(区)对报考专业有统考(联考)达标要求的,按该省的规定执行。凡属省统考(联考)不涉及的本科专业,考生无需参加省级专业统考(联考),可直接参加我校的专业考试。

    j9九游会网站官网:www.feisuxs

    (三)考生按考点规定凭本人身份证、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我校《专业准考证》原件参加考试。

    (四)对在我校专业考试有违规、作弊等行为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九)》严肃处理。

    四、招生专业、学制、录取原则及收费情况

    注:1.2024 年我校预计面向全国部分省(区)招收各专业新生共 3000 人(最终招生计划数以上级批文为准),文理兼招,无级差。

    j9九游会网站官网:www.feisuxs

    2.参加艺术类专业考试的考生专业成绩必须合格,且文化成绩达到最低控制线,方能按专业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3.2024 年云南艺术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在山东省部分专业实行两校联考(联考专业信息详见该校招生简章),专业成绩共用,两所学校分别确定专业合格线,考生可根据考试成绩选择学校、专业填报志愿。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2024 年在山东省招生的其它要求敬请关注该校招生简章。

    五、各专业设点省份、考试科目及要求

    j9九游会网站官网:www.feisuxs

    j9九游会网站官网:www.feisuxs

    j9九游会网站官网:www.feisuxs

    注:1.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及音乐表演所有专业方向“听音记谱(笔试)”科目实行一次性 考试,成绩通用。

    2.戏剧学(含戏剧教育、戏剧史论与批评两个方向)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含舞台设计、化妆服装两个方向)专业新生入学后统一参加专业分班考核,双向选择

    j9九游会网站官网:www.feisuxs

    专业方向。

    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一年级统一进行专业基础课学习,进入二年级方可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含剧情片、纪录片、日常电视节目、电视新闻)深入学习。

    六、政审、体检及录取

    (一)由考生户口所在地招生办公室负责对考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健康检查。

    (二)我校为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在省外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可自主划定各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录取前报有关省(区)招办备案),如各省(区)对艺术类文化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另有要求的,按照考 生所在省(区)规定执行。

    (三)专业成绩分省排名,分省划定专业合格线(由我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自行确定)。

    (四)我校艺术类专业录取批次为提前批,按照考生报考学校志愿先后录取(即

    j9九游会网站官网:www.feisuxs

    (六)各专业录取线文理相同,且无级差。

    (七)新生入学 3 个月内,学校按照教育部规定对其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学籍注册,不合格者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高考违纪舞弊或弄虚作假者,无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学籍并退回原籍,情节恶劣者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七、其它说明

    (一)文化高考外语语种不限,新生入学后我校只提供英语教学。

    (二)不查卷,可查分。考生可登录查询及打印成绩通知单,查询时间及操作指南敬请关注我校校园网。

    (三)考生所需的画具、乐器(钢琴除外)等考试用品一律自备,车旅费、食宿费自理,误考、缺考一律不予补考。

    (四)我校普通本科招生信息均以本我校《招生简章》、《招生章程》和学校校园网站公布的信息为准, 如有与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区)招生政策不符的,执行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区)招生政策,未尽事宜参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五)为确保招生考试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云南艺术学院纪委对招生考试及录取进行全程监督。



    推荐阅读:
    恢复和重建云南艺术学院的前前后后




    上一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to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