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理园林论文范文精选5篇-九游会ag
江西地理园林论文范文 第一篇
一、建设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让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
二、园林规划设计
(一)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
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
(二)提高园林绿化的艺术品味
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三)应有历史文化内涵
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四)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
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五)树种选择的论证
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讲究。我们见过用小叶黄杨作马尼拉草坪镶边最后全被吃掉,小叶女贞绿化草甲壳虫大暴发难以根除,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六)科学估算园林绿化的建设成本及管理费用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有的草坪被杂草挤占,绿化带太多难以很好修剪,蛀茎害虫易危害难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运动场也按高标准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费用还是将来维护费用都跟不上,最后仍达不到高水平运动场地的要求。我们近几年的经验是既发展一部分高档次、管理要求高的绿化景点,也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不断推广,得到了较好的效果。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三、园林设计的可更改性
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十全十美,或无可辩驳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同时尽管原理相同,不同人的风格也不同,形式也有差异,都有可行之处。自己的设计尽管经过论证,亦难免有忽视或不当之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论证拿出来供建设单位及同行研究,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删除,吸收别人合理的意见,最后尽可能地完善设计方案,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这既给别人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用单位能一目了然各项指标要求,也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总之,对园林设计论证应加强其管理,规范其内容,使其制度化,与设计一同受到重视,相互结合,有效地对设计形成补充,完善设计工作,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最后,需要说明园林设计不同于其他非生物性建设的设计。园林道路、土方、休息建筑之外绝大部分是活的植物世界,植物受自然环境因素的主使而生存,因此方案的论证对于许多不可知的自然界变化是难以预估的,所以论证后的规划在实施中也会发生变化,不可不加以注意。
[论文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
[论文摘要]对生态型园林中植物种类的选择所产生效益及应注意的问题,园林规划及其设计方法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江西地理园林论文范文 第二篇
1关键技术及实现
1.1基于统一建模语言的数据调查与数据建库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实现要实现数据调查与数据建库的一体化,必须针对便携式应用、大数据分析等不同应用场景,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并建立适应性强的空间数据库,使其既满足数据调查整理应用,又满足数据建库分析应用。本次研究中,我们运用uml(统一建模语言),根据空间数据的分类原则和面向对象的继承特性,将园林资源数据进行分类抽象,然后根据空间数据的不同特性将园林资源数据划分为点、线、面等图层,最后根据对象的相关信息,划分出各个对象的属性。在建立数据库物理结构时,根据应用需求,数据调查整理场景下生成sqlite格式数据库,数据建库分析场景下生成oracle格式数据库,由于两种场景数据库的分层结构设计一致,因此使用过程中能无缝转换,从而实现了数据调查与数据建库的一体化。
1.2基于遥感影像和实景影像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实现
1.2.2基于连续实景影像的树种识别技术及实现实景影像作为第5d产品正在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利用连续实景影像数据,从实景影像中提取多角度的树叶照片,与已经建立完成的树叶知识库进行关联、比对,快速识别不明树种。该技术的实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树叶知识库通过日常工作的积累和相关资料的查找,建立各种树木的照片、文字资料等知识库。该知识库包括树木的照片、树叶的照片、相关的背景资料等,为后续进行树种识别,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并根据一定的规则,不断地扩充完善。2)树叶影像提取基于连续实景影像数据,沿着道路行进方向,提取数据范围内树木的空间信息,并根据识别要求,从连续实景影像中提取多个角度的树叶照片,通过归纳、整理,形成待确认的树种图片库。3)树种关联、比对将待确认的树种图片库与已知的树种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比对结果按照相似度的等级进行排序,综合考虑其他多种因素后,最终确认树木的类别。通过以上技术有效解决了在园林绿化资源调查中,人为识别树种存在多样性的问题,提高了数据调查的效率
1.3基于移动gis技术
2一体化调查的作业流程
一体化调查的组织与实施主要分为资料收集、数据预处理、基于遥感影像的数据分类、基于连续实景影像的行道树树种识别,基于移动gis的数据现场调查以及整理与入库等环节。1)资料收集收集调查区域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连续实景影像数据、基础地形数据,包括城市地形图、城市建成区范围图、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图件和文字资料,按照园林资源分类要求,借助统一建模语言,构建全面标准一致、结构统一的多格式、多用途的数据库。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的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几何纠正、辐射纠正、图像拼接、图像增强等处理;对连续实景影像数据进行图像压缩、坐标纠正等处理;对基础地形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分层设色等处理。3)基于遥感影像的数据分类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建立园林绿化资源特征知识库,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获取城市园林资源中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等园林绿化资源的初步数据。4)基于连续实景影像的行道树树种识别依托连续实景影像采集技术,基于真实的连续实景影像数据,通过计算机辅助人工识别,快速采集道路两旁的园林资源数据,如行道树的树种、高度等。5)基于移动gis的数据现场调查借助便携式移动gis技术,主要针对遥感数据在云雾遮挡、地物属性解译不明等情况,由作业人员实地采集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等园林绿化资源数据。6)整理与入库在统一数据规范下,对数据完整性、数学精度、数据语义一致性、逻辑一致性、属性值的正确性、数据结构和编码等进行检查并入库。
3应用情况
本文提出的城市园林绿化资源一体化调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重庆市风景园林局信息化建设中。作为本次研究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区,渝北区、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北碚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等主城九区已借助本研究成果完成了辖区内园林绿化资源的调查工作,建立了园林绿化综合数据库,实现了园林绿化资源信息化管理。相比于传统的调查方式,一体化调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外业的工作强度、减少重复劳动、缩短作业周期,同时,调查错误率由原来传统采集方式的5.2%降低到了1%,有效节约了建设成本和管理经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纹理映射后得到更加逼真的模型3d,至此完成整个模型的重建工作。
4结束语
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技术实现了孔子雕塑模型3d表面的重建,对重建方法进行了可行性论证。通过精确拼接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重建模型的精度。并结合逆向软件的使用对3d模型表面进行了纹理映射以及接缝的处理,使重建后的孔子雕像模型3d表面更加真实。但是,在对孔子雕塑进行扫描时,会造成扫描漏洞,对重构的模型精度造成影响。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由于其使用方便,并具有人工主观采集建筑物特征点的优点,适合于解决三维激光扫描数据中存在的空洞问题。因此,可以考虑采用近景摄影测量辅助三维激光扫描的方式来进行数据采集。
江西地理园林论文范文 第三篇
一、三个基础
1综合基础综合基础
包括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的实验环节,用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和发展潜力。
2学科基础
学科基础是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中的实验实践环节所构成,使学生获得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绘画及表现技法、制图方法、规划设计方法、插花技法、园林植物认知方法、栽培养护技术、育种技术,具备进行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表达、城市园林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及园林植物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与应用的基本能力。
3职业基础
职业基础是由综合实践、社会实践、园林综合实习2(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构成,着重培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园林行业各岗位能力的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组织大一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全国园林及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每年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专科生招生和毕业的人数;全国园林相关就业单位的情况;园林行业不同岗位对园林人才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情况。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对园林行业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社会实践:每年的寒暑假学校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假期社会实践,低年级学生主要围绕当年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达到“未进社会门,先做社会人”的目的,促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将自己的才能服务于社会,体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就业创业见习实习,根据专业特征、自身定位,提前进入行业,了解行业特征和需求,为将来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综合实习:大三下学期进行的园林综合实习2直接安排学生进入到园林设计公司、园林工程公司、设计院、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直接接触公司的实际岗位,了解园林行业每个岗位运行的具体情况、园林行业对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具体需求,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进行很好地转换,发现自己的不足,给自己将来的职业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并在大四最后一年的在校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地锻炼职业所需的各项能力。毕业设计(论文):大四下学期为毕业设计环节,时间为16周。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在校外进行,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鼓励根据就业意向单位/实习单位的实际项目制订毕业设计题目,使研究项目与具体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设计成果能被企业直接采用。这些与职业相关的训练,促进学生对园林行业的了解,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进行角色转变,更好地融入行业。
二、四个模块应对园林行业多样化的职业能力需求
突出实践教学理念中的“综合专业知识、重视职业训练”两个理念,将实践教学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践课按照园林要素类型和课程性质归纳为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4个模块,以模块为单位,系统研究这些课程实践大纲的内容、训练方式以及前后的衔接,做到必须训练的内容不重复、不遗漏。除了课程包含的课内实验实践训练外,还安排综合实习环节融合模块内所有课程实践的核心内容集中进行训练,促进学生综合理解相关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1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
绘画与制图技法模块包括园林美术(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形态构成、表现技法等)、方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效果图制作等课程的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掌握绘画技法、风景园林表现技法及电脑制图方法,具备手绘和电脑制图能力,能将设计思想和设计思路通过图纸完美地表达出来。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美术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3也对此模块内容进行重点训练,主要包括园林景观写生、手绘制图和电脑辅助制图等内容。
2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
园林植物与生态模块包括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草坪与地被、园林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苗圃与树木养护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观赏植物组织培养、盆景学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园林植物的认知方法、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培养护技术和育种技术等方面知识,具备园林植物的繁殖、栽培、养护、管理、造型与应用的基本能力。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1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实习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植物认知、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园林植物应用、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等方面内容。
3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
园林规划与设计模块包括园林设计初步、园林植物造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区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园林建筑设计、生态景观设计、图案设计、室内绿化装饰、遥感与gis概论、园林史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室内绿化设计的方法,能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3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典型园林案例实测、园林综合设计等内容。
4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
园林工程与管理模块包括园林工程测量、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预算与决算、园林施工图设计与制图、园林工程管理等课程的实验实践内容。通过此模块的实践训练,学生能掌握园林工程的测量、设计与施工、预算与决算及管理的方法,能从事园林工程制图、预算、施工、管理等工作。除了课内实践训练外,园林综合实习2重点训练此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园林工程材料认知、园林工程设计、制图、预算、园林工程施工及管理等内容。
三、结语
虽然实践教学体系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但想要培养出专业技能强、职业技能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园林人才,还需要优秀的实践教学团队、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优质的实践教学平台和高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为载体。本校园林系除了认真研究有效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外,还在不断地引进和培训实践教师团队,积极地进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完善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不断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江西地理园林论文范文 第四篇
摘要:从繁殖、整地、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巨紫荆大规格园林用苗培育技术,以期为园林工程建设大规格巨紫荆苗木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巨紫荆;园林;培育技术
巨紫荆()为豆科(leguminosae)紫荆属(cercisl.)落叶大乔木或乔木,自然生长的大树胸径60cm、高15m以上。对叶互生,叶片心脏形或近圆形,硕大,叶柄红褐色,花叶前开放,簇生于老枝上,花冠紫红色,形似紫蝶,花期达15d之久,花后结荚果,呈紫红色,10月果熟。巨紫荆原产我国,分布于湖北、湖南、河南、贵州、浙江、江西、广西、广东等省,适生范围广,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旱,不怕水渍,萌蘖性强,耐修剪,生长速度快,寿命长。巨紫荆树体高大、冠幅大、树形美、叶好看、花色艳,是十分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有着广阔的园林应用前景。现将巨紫荆大规格园林用苗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一、繁殖
巨紫荆多用种子播种繁殖。采集当年充分成熟、籽粒饱满的种子干藏。第2年春用60℃温水浸种,冷却至室温,清水浸泡3d,捞出与消过毒的细沙混合,进行沙藏。待露白率达30%时,即可播种。播种时,作宽、南北向长10m的畦,将畦面浇透水待下渗后将种匀播于床面,上覆细湿沙壤土。
二、整地
巨紫荆耐旱耐瘠,但良好的土壤条件和栽培管理能明显提高生长速度,提早出圃。栽植巨紫荆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力中上等的地块为宜。栽植前要认真整地,施农家肥75t/hm2或尿素750kg/hm2 磷肥1500kg/hm2,以机耕深翻25~30cm,达到疏松、通透性好的土壤状况,翻耕后用旋耕耙耙2遍备用。
三、定植
巨紫荆地径达6cm以上,就可以应用于园林工程,因此,栽植密度以株行距×或×为宜。栽植前挖××的栽植穴,栽植时间以秋末或早春为好。选择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大小一致的苗木进行定植,确保巨紫荆栽后生长一致,林相整齐,以提高栽培经济效益。栽植时将苗木放入栽植穴使根系伸展,栽后灌透水。以后5~7d浇水1次(视天气情况),小苗发新芽后根据需要及时补水。秋末栽植要在树干基部封土堆,以起到保墒作用和减轻刮风时树干摇动,也可减少野兔啃食树皮,到春季发芽时再把土堆扒开。遇到春季干旱,要根据墒情及时浇水,保证苗木成活及健壮生长。
四、栽培管理
水肥管理
巨紫荆发芽后枝条速生期正值春末夏初干旱期,此期降水少、空气湿度小、地面蒸发量大,缺水会明显影响植株生长,应根据土壤含水状况及时补充水分,正常年份浇水1~2次,较旱的年份浇水2~3次。进入雨季一般不灌水,特别干旱的年份浇水1~2次。进入冬季后,浇1次封冻水,萌芽前浇1次萌动水,保证巨紫荆植株安全越冬和及时萌芽。巨紫荆幼林对肥料需求十分敏感,生长季节施肥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1年秋季追1~2次肥。第2年开始每年追4~6次复合肥,累计每年追肥750~1050kg/hm2。
间种经济作物
巨紫荆幼树期可间种经济作物。间种作物前耕地不可过深,一般20cm为宜,过深易损坏巨紫荆根系,影响巨紫荆生长。间种作物后及时中耕除草,每季作物除草2~3遍,有利于土壤透气保墒,便于间作物和巨紫荆生长。间作物收获后及时翻地,既可杀灭杂草,又可消除部分病虫源。随着巨紫荆林郁闭度增大,林内不宜进行间种作物。采用林间清耕管理的巨紫荆林,为降低管理费用,生长季节可用化学除草,保持林内无杂草。
接干修枝
巨紫荆萌枝力强,叶片硕大,易造成主干因枝头下坠而弯曲,对培养通直的干形不利。在培养主干过程中,当枝条萌发后,用竹竿绑缚主干,帮助主干垂直生长。第1年将干高1m内萌枝清除,雨前将主干延长枝绑缚于竹竿上,防止降雨过程中枝叶因湿增重造成主干延长枝风折。第2年修除下部1~2轮枝(或清除干高3m内大枝),对主干延长枝选中上部饱满芽处截干,萌芽后抹去竞争枝,保留下部萌枝2~3个,促使主干延长枝健壮生长,当年主干延长枝可达2m。第3年按上述方法继续接干修枝。当树干分枝高度达到、树高5~6m时,即可结束接干修枝措施,进入常规管理。
五、病虫害防治
巨紫荆是抗病虫能力较强的植物,栽植密度较大时,个别植物易感叶部角斑病、叶枯病和枯萎病;害虫有蚜虫、褐边绿刺蛾、大袋蛾等。防治技术:发病前6月下旬叶面喷洒波尔多液,每2周1次,雨后及时补喷;对发病植株可喷洒百菌清、代森锰锌、大生m45等杀菌剂;冬季落叶后清除病叶病枝。虫害危害较轻,达不到经济危害程度,一般不进行防治;达到经济危害程度,可叶面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对已发生蛀干的害虫,可用辛硫磷原液从蛀孔处注入后用泥封孔杀灭。
江西地理园林论文范文 第五篇
论文关键词:园林绿化;大树移植;主要技术;环节
论文摘要:结合西部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与目前社会经济状况,将传统大树移植经验与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在移植前1~2年进行回根处理,移植时对树穴和根际周围喷洒生根粉、微生物菌肥、保水剂,地上部喷施防蒸腾剂、吊针输液等先进技术,可大幅度地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
大树移植是指移植胸径在10cm以上,高度在4m以上(但对具体的树种来说,也可有不同的规格),且维持树木冠形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大乔木。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大树移植的主要技术环节:
1移植前的准备
1.1制定移植方案
目前大树移植已成为城镇园林绿化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移植成活状况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效果和效益。移植前必须精心策划制定出周密的移植方案。
1.2树种及规格选择
根据园林绿化施工的要求,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确定好树种、品种规格。规格包括胸径、树高、冠幅、树形、花色、树势等。树种不同移植难易程度不同,一般乡土树种、经过移植和人工培育比异地树种、野生树种容易成活,树龄越大成活越难,选择时不要盲目求新求大。根据确定好的树种、品种和规格,通过多渠道联系和实地考察及成本分析确定好树种的来源,并落实到具体树木。
1.3对确定移植的树木进行“回根处理”
树木回根属于大树预掘工序,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树木回根是提高树木移植成活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在移植前1~2年的春季或秋季,以树干为中心,以~3倍胸径为半径划一个圆或方形,在其外测挖30~40cm宽的沟(其深度则视根系分布而定,一般为50~80cm),较粗的根采用锋利的锯或剪切断,然后回填表土,分层踩实,浇水,经过1~2个月便会在沟内长出许多须根。回根一般应分两次进行,以免一次断根使树木生命受影响或出现死亡现象,通常在第1年春季选择树木的东、西两方位挖掘断根,秋季再以同样的方法挖掘另外的两面,或保留大根但环剥根皮的方法,到第2年时,在四周沟中均长满了须根,这时便可移走。
1.4多次移栽
对较为名贵和较难移植的树木,或距离较远的地方,还可采用5~8年的时间就近多次移植的方法(称为熟货),或逐步向移植地过渡移植的办法,以进一步促进须根发展和适应定植地环境,确保成活后,再行定植。
1.5按移植规划挖好定植穴
根据绿化工程要求做出详细的种树规划图,确定好定植点,并根据移植大树的规格挖好定植穴。定植穴规格应大于土球的规格,一般坑径大于土球直径40cm,坑深大于土球高度20cm。遇土质不好时,应加大树坑规格并进行换土。
1.6其它准备工作
勘测运输线路、准备好运输设备(如:汽车、吊车)、工具及材料。
2大树移植过程
2.1确定大树栽植季节和移植的时期
大树栽植应选在最适合栽植的季节进行。一般常绿树应在4月中旬前栽植,落叶树在3月下旬完成栽植,针叶树则可在秋季进行。同时还应注意选择最适天气,即阴而无雨,晴而无风的天气进行。大树宜选择在傍晚或夜晚移植,因为在白天移植时,加速根生长的根际微生物易受阳光辐射的伤害,甚至死亡。例如松树在暗光下移植成活率明显提高。
春季以后尤其是盛夏季节,由于树木蒸腾量大,移植大树不易成活,如果移植必须加大土球,加强修剪、遮荫、保湿也可成活,但费用加大。雨季可带土移植一些针叶树种,由于空气湿度大也可成活。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的深秋,树体地上部处于休眠状态,也可进行大树移植。
2.2大树修剪及树体处理
影响大树栽植成活的关键是水分的供应和消耗是否平衡。为了减少水分蒸腾,移植前需对大树进行树冠修剪。一般以疏枝为主,短截为辅。修剪强度应根据树木种类、移植时间、萌芽能力而定。一般常绿树可轻剪,落叶乔木树宜重剪,一般剪掉全部枝叶的1/3~1/2;多数针叶树应轻剪;再生能力强的、生长速度快的树种、反季节栽植的可适当重剪;反之可小些。对某些特定的树种还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剪,如红枫、白玉兰等,只要剪除枯枝、病虫枝、扰乱树形的枝条。这样,既不改变原有的树形,又能保证树木的成活率。若带土球移植的不用进行根部修剪;裸根移植的应尽量多保留根系,并对根系进行整理,剪掉断根、枯根、烂根,短截无细根的主根,并加大树冠的修剪量。
移植大树的树体处理:起树前还应清洁树干周围2~3m,对大树要用三根支柱进行支撑以防倒伏引起工伤事故及损坏树木。成批移植大树时,还要对树木进行编号和定向,在树干上标定南北方向,使其移植后仍能保持原方位,以满足对避荫及阳光的需求。
2.3大树挖掘和包装
国内目前普遍是人工挖掘,采用“软材包装移植法”,它适用于树木胸径为10~15cm或稍大的常绿乔木,挖掘圆形土球,用蒲包、草片或塑编材料加草绳包装。而对树木的胸径为15~25cm的常绿乔木可采用“木箱包装移植法”,往往挖掘成方形土台。落叶乔木一般采用休眠期树冠重剪,尽量保留较大较多根系的裸根移植法。大树移植时,必须尽量加大土球,一般按树木胸径的6~8倍挖掘土球或方形土台进行包装,以尽量多保留根系。
2.4大树的吊运
一般采用起重机或滑车吊装,汽车运输的办法完成。树木装进汽车时,要使树冠向着汽车尾部,根部土块靠近驾驶室。树干包上柔软材料放在木架上,用软(草)绳扎紧,树冠也要用软绳适当缠拢,土块下垫木板,然后用绳子将土块缚紧在车厢两侧。无论是装、运、卸时都要保证不损伤树干和树冠以及根部土块。非适宜季节吊运时还应注意遮荫、补水保湿,减少树体水分蒸发。
2.5大树定植
大树运到后必须尽快定植。首先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将大树轻轻斜吊于定植穴内,然后进行以下工作:
喷药:对树干、根部的大伤口(横断面切口))涂敷——愈伤涂膜剂,促进伤口快速愈合,防伤口腐烂;比如用abt生根粉300~500mg/kg、根动力1号200倍、微生物肥料、杀菌剂1500倍的药液喷施在树穴、土球上,以增强根系活力、快速生根。
撒保水剂:干旱地区还可在树穴内撒保水剂;在树体上喷施防蒸腾剂。
扶正树干:撤除缠扎树冠的绳子,配合吊车,将树冠立起扶正,移动和调整树冠方位,要尽量符合原来的朝向。撤除土球外包扎的绳包或箱板(草片等易烂软包装可不撤除,以防土球散开)。
填土:要分层夯实,并保证定植深度适宜,干旱地区把土球全埋于地下、多雨地区使土球高出地而20cm左右。
浇水:做好拦水树盘,浇足定根水。
3树移植后的养护
3.1支撑树干
大树移植后必须进行树体固定,一般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将树体牢固支撑,以防止风把树冠吹歪。同时,可确保根系稳固,利于根系生长。一般在1年之后大树根系恢复好方可撤除。
3.2水肥管理
大树移植后立即灌1次透水,保证树根与土壤紧密结合,促进根系发育,然后连续灌3次水,灌水后及时用细土封树盘或覆盖地膜保墒和防止表土开裂透风,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变化注意浇水。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在夏季还要多对地面和树冠喷水,增加环境湿度,降低蒸腾。移植后第1年秋季,应追施1次速效肥,第2年早春和秋季也至少施2~3次,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树体健壮。
3.3包裹树干
为了保持树干湿度,减少树皮水分蒸发,可用浸湿的草绳从树干基部密密缠绕至主干顶部,再将调制的粘土泥浆糊满草绳,以后还可经常向树干喷水保湿。北方冬季用草绳或塑料条缠绕树干还可以防风防冻。
3.4根系保护
早春移植的树木,移植后需要用地膜或树叶、秸杆等对树盘进行地面覆盖,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3.5吊针输液
给树体打吊针与人体输液打吊针的原理相同,都是为了防病治病、补充营养和水分;具有见效快、效果好、利用率高,节水节工节药肥等优点,据测定:能提高成活率达30%~40%。方法是:在树干基部15~20cm处打孔,孔径5mm、孔深3~6cm,孔个数由粗度增加而增多1~6个。用专用的输液器将吊针注射液稀湿至800~1000倍吊注树干。
3.6树冠喷雾,补充叶面水分
对带冠移植的大树,可在树冠顶安装喷淋装置,晴天进行叶面喷雾。
3.7搭遮光棚
对带冠移植的大树,考虑到叶面水分蒸发量过大,盛夏也可在树干周围搭荫棚或挂草帘,搭遮光棚,降低光照强度,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
推荐阅读:
江西地理园林论文范文精选5篇
相关文章:
下一篇:返回列表